《量子狂热》的收视率有所下滑,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属于“短线品种”,《蚁人》的后续票房不会很好。《THR》的影评人卡琳娜评价了这种现象,她看好《量子狂潮》的后续票房,因为迪士尼还没有扩大这部作品的宣传范围,该片具有实验的性质。卡琳娜觉得《蚁人》的短期效应很强,这部影片包含了很多元素,《量子狂潮》需要解释《黄蜂女现身》的诸多谜团,还要引出《复联》第五部系列的主角“征服者”。大部分影迷们观看《蚁人》的方式较为肤浅,他们不会深究这部电影的社会属性,然而他们需要知道漫威在第五阶段的进展,大家可以在《量子狂潮》当中找到答案,这部作品的短期效应当然很强。
《蚁人》的第三部系列在北美已经上映了,为何该片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宣传流程?卡琳娜觉得迪士尼的资源分配存在着问题,很多漫威与星战片的粉丝们忽略了这个难题。实际上这种现象在《星球大战》的衍生类作品当中更加明显,卡琳娜表示,《阿索卡》的资源偏少。由于阿索卡是安纳金的徒弟,这个角色的单人剧集与《欧比旺》的概念差不多。原本“人品王”是《星战》的热门角色,大家对他的好感度非常高,该片的预期收视率也很高,要知道莱娅公主小时候的故事,也出现在《欧比旺》之中。然而同期出产的《安多》风头更甚,有些人可能会说后者的创作理念更加出色,内容令人感兴趣。
然而在卡琳娜看来,前者得到的资源偏少,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《阿索卡》的身上。而且《阿索卡》本身就是弥补正传一些内容方面的缺失,同样都是衍生类作品,《安多》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故事,后者的资源肯定偏多。由此可见,迪士尼会在短期效应强大的电影或者剧集上面节省资源,《蚁人》就是一个例子。卡琳娜解释表示,短期效应与长期收视率并不矛盾,很多短期效应优秀的电影,长期效应也相当好,十几年前的《阿凡达》就是正面的例子,包括《水之道》的后续票房也很好。要知道在流媒体时代,传统电影作品的票房规模已经呈现出萎缩的趋势。
卡琳娜承认,如果《量子狂热》能够完全按照佩顿里德的创作思路,该片的短期效应也不会很好。因为佩顿里德注重作品的本身发展,他希望《蚁人》能够突破三部曲的模式,在第三部系列当中,导演组应该继续创造悬念,而不是林林总总让很多角色,在《量子狂热》当中赶紧亮相。然而漫威其他作品需要《蚁人》的第三部系列牵引出来,《康之王朝》就要从这部系列之中找到发展出来的契机,那么佩顿里德需要解释很多东西,而不是一味埋下谜团。MCU的粉丝们带着“破译”的心态收看这部影片,大家找到答案之后,自然没有心思观看第二遍,短期效应就很强,而长期效应不得而知。
由此可见,卡琳娜觉得《蚁人》的短期效应很强,漫威工作组的安排占据了主要的原因,这是客观因素。而主观的因素就在于,《蚁人》这部系列虽然很有趣,不过该片针对的主要群体似乎比较高级,因为作品当中的知识点,适合高学历的粉丝。卡琳娜认为,迪士尼推出《阿索卡》的单人剧集,他们并不想好好打造这个角色,毕竟阿索卡·塔诺已经成为了很多星战粉丝心中的“亲闺女”,动画版本的《阿索卡》相当受欢迎,真人版本就要承担很多外界因素。如果罗莎里奥·道森没有诠释好《星球大战》的亲闺女,迪士尼在前期花费下去的成本,很有可能捞不回来,这也能解释资源偏少的原因。
毕竟在科幻片的市场不确定的时候,迪士尼也不愿意在外传上面冒险。在《阿索卡》预告片还没有出炉的时候,已经有人在说罗莎里奥的形象不符合阿索卡。既然阿索卡是安纳金的徒弟,显然这个角色应该更加年轻,而且该片需要弥补真人版《克隆人的进攻》与《西斯的复仇》之间缺少的桥段,显然阿索卡的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左右,罗莎里奥已经四十岁了,违和感就会出现。所以卡琳娜强调,《阿索卡》的资源偏少,这会阻碍该片的内容质量以及收视率,大家不能对《星战》的亲闺女抱有太高的期待。